走进甘肃临夏经济开发区,现代化厂房整齐排列,中药材提取车间蒸汽弥漫,生物制剂生产线高效运作。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临夏,抓住中医药(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机遇,借助招商引资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
临夏州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当归、黄芪等道地药材品质出众,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凭借这一资源优势,当地积极开展“链”式发展,2024年康乐县从山东引入景古镇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投资5200万元,采用“党支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药材种植、科研及加工,计划带动全县种植1万亩,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拓宽增收渠道。随着多家中医药企业入驻,临夏构建起完整的中医药全产业链。
在产业发展中,临夏州一方面积极绘制招商图谱,通过举办招商推介会、参加行业展会等方式,成功引入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像华熙济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推进时得到政府多方面支持,公司与山东大学博士团队合作,已获两项技术专利,多款产品正在研发,预计今年8月推出新品牌产品。另一方面,临夏州注重培育本土企业,如临夏市俊林清真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与苏州沛嘉医疗公司合作,在牦牛心瓣膜医用新材料商业化开发上取得进展,建成万级无菌化洁净生产车间,后续将探索精深加工等,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此外,临夏州围绕医疗健康领域,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健康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是“十四五”期间省列重大项目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67亿元,规划建设养老院、综合医院等多种功能区。建成后,不仅能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还能促进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特色康养产业集群。
当下,临夏州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和“千亿招商”行动,引入临夏县华熙生物啤特果全产业链产业化项目、临夏州大健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在太子山下、大夏河畔,中医药产业正蓬勃发展。(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