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以“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与城乡融合”为主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出席并致辞,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梅旭荣共同主持。
杨振海指出,聚焦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政策举措和实现路径。这是推动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发展,实现中国农科院从“一农”向“三农”转变,更好地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安排。
会上,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宣布乡村学分会成立的决定,该分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乡村学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将有助于汇聚更多专业力量,深入乡村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乡村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推动我国乡村事业的全面发展。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梅旭荣宣布“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学术研讨会”推荐论文名单。研讨会同时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办公室主任陈志钢,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乡村学分会副会长龙花楼,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李明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乡村学分会会长胡向东,围绕乡村研究做主旨报告。会议期间,特别印发了《农经观察报告合辑》,收录了自2020年“农经观察”会商开展以来,各领域专家学者针对每期核心议题所展开的深入研讨与宝贵建议。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合成发布了《中国乡村研究报告2024》,报告从中国式乡村学说的初步探索入手,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方针、导向、抓手和目标,剖析了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迭代升级的政策取向、任务清单和研究重点。报告指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理论内涵丰富、快速升级,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农村贫富差距、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农业科技差距、城乡“数字鸿沟”这六大差距,以提升产业兴旺度、设施完备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和公共服务便利度为城乡融合的关键抓手,清除“浪费论”、“规模论”和“政绩论”等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障碍,以差异共生、平等共进、和谐共存、互利共赢为目标,最终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
报告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在政策取向上,要坚持制度规划的五个一致性,即政策工具与工具箱的一致性、公平与效率的一致性、市场与政府的一致性、发展与保护的一致性、传统与现代的一致性。在公共政策的设计上,要坚持四个标准,即目标精准性、总体协同性、执行便利性、预期稳定性。梳理问题清单、部门责任清单、受益对象清单、各级书记决策事项清单这“四个清单”,实现提升农业政策的精准支持和保护。从构建调动种粮务农积极性的制度体系,夯实多予少取的农民增收保障制度,制度上保障小农户同步进入现代化,制度上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构建优中之优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这五个方面加强研究,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伴随着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学术研究也跨入了新时代。报告突出五个热点及创新点,且具备鲜明的学术和教学双重属性,在学术属性方面,坚持建立中国式乡村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从实践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教学属性方面,出版了首部乡村振兴教材,将乡村学课程辐射到农业大学,坚持推进乡村学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旨在将青年学生培养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
据了解,中国农科院在成立乡村振兴学院,设立乡村发展重大任务体系之后,又实施了设立乡村学术会议、成立乡村学分会、发布乡村研究报告、推荐乡村学优秀论文等系列举措,标志着中国农科院学科结构由“一农”到“三农”的转变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中国式乡村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知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农学硬技术与乡村软科学实现了由分割式布局到融合式布局的历史性转变。
国家部委、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企业、媒体等部门代表,中国农科院院属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及研究生代表300余人现场参会,发布会同时进行网络直播,36万余人参与了线上观看。研讨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主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