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深度嵌入社会肌理,AI掀起变革浪潮,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也再度发生着变化,思想交锋与碰撞也愈发激烈。在这一背景之下,知乎“互联网破局者—2025互联网十问”线上讨论活动应运而生。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Hugging Face联合创始人Julien Chaumond以及文化学者马家辉等十位各行业领军人物,提出的涵盖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消费零售的十大问题,自1月9日正式上线以来,引发了一场行业讨论。前瞻思考与大众智慧在问答之间激烈碰撞,不仅呈现出当下互联网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展现出人们对未来发展路径的积极探寻。
泡泡玛特王宁、美团王莆中领衔企业家群体,叩问商业未来
每一次商业浪潮都酝酿着新的机会,身处前沿的企业家群体也在思考时代变迁下的新趋势。此次由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和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发起的提问,时间维度下的“未来”和“过去”是他们共同关心的内容。
王宁问到:“未来五年,新一代年轻人将有哪些新的消费趋势?”。知乎答主岑斌直抒胸臆地表示,未来中国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趋势,将进一步指向高质量、强体验和传统文化创新方向。另一位答主“常安”则表示,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卸掉基于宏观分析对消费领域的消极观念,他认为年轻人群体依然是改造未来消费的主力军,“在新的时代,越来越孤独,越来越个人,越来越漂泊的年轻人,会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审美,会形成他们自己的社交方式,交流理念”。
“未来十年,中国零售业将在哪些因素驱动下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王莆中的这一提问,知乎答主们则从技术革新、消费者行为变化、市场结构的调整以及政策环境的演变等多个角度给予了回答。知乎答主“枫林晚”称,未来十年中国零售业的根本性变化将由即时零售驱动。另一位知乎答主、商业记者“陈白-深水研究”则表示,零售业未来出现行业性颠覆式变革可能性低,“从来就没有什么弯道超车,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回到产品和用户本身”,他称这一问题的答案已经被全球最优秀的零售公司们所写就。
“回顾互联网发展,有哪些底层逻辑看似简单但将在未来持续奏效?”,周源的问题着眼历史与未来,希望探寻到底层的互联网逻辑。平台规模效应、差异化竞争、开源精神都被提及到,但高频答案则是“数据价值”。2023年度新知答主李博杰表示,互联网公司的护城河就是价值,AI时代同样如此。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则在追问,“未来哪些行业可能孕育出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知乎答主们则将回答指向了AI领域,这正是此次互联网十问最热的话题。
微软中国韦青、阿里云刘伟光,中美两地从业者热议AI未来
“提问者是国外大名鼎鼎的开源社区Hugging Face的首席技术官,由于他所在社区的开源属性以及AI大模型的爆火,他经常会提及到那几个‘明星开源大模型’,国内被提及最多的是阿里云旗下的Qwen模型,比如一个月前他提到了QwQ-32B,专注于Reasoning 推理的Qwen系列,对标的是OpenAI的o系列模型”,知乎答主“平凡”在一篇回答中这样写到。
这篇回答中的Julien Chaumond,再加上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和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刘伟光,一场中美两地AI从业者的大讨论就此展开。
Julien Chaumond提问为何“中国公司能在开源AI浪潮中脱颖而出?”,代表着包括大模型等AI产品的发展受到了全球视野的关注与认可;刘伟光提出的问题为,“目前大模型的社会和商业价值是被低估还是高估了?”,则是从社会和商业价值层面来考量大模型在当下的进展。
“十年磨一剑呐”,知乎答主、算法专家“傅聪Cong”表示,中国公司成为AI的弄潮儿是因为有着长时间技术和经验的积淀,其他答主则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深厚的市场应用基础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潜力这些角度展开了回答。对于大模型的社会和商业价值,答主们多数认为被低估了,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知乎答主“沙漏”回答称,“大模型技术还没有发挥出其该有的能力,至少应该扩大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尤其是与真实世界进行物理交互的场景”。
Julien Chaumond和刘伟光的提问聚焦于当下,形成了有趣的互文和对照,韦青的提问则指向远方,“我们现在距离实现真正的通用型人工智能还有几步?哪些方面要进一步突破?”
这一提问不仅在知乎站内被广泛讨论,也在科技圈内引发热议。1月11日在香港由知乎盐沙龙和高山书院共同举办的“未来生活”论坛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隔空回答。他表示,“人工智能会呈现加速度式的发展,但离我们设定的AGI标准可能永远无法达到。为什么?等到你快达到标准时,我们对通用人工智能的标准就会更高,这是一个moving target”。
投资人黎竹岩、声动活泼丁教,追问浪潮之下的平凡时刻
作为投资人的黎竹岩,在这些年中接触了很多的科技创业者,但他发现很多事业有成的大佬都过得不快乐。他更关注的是浪潮下的个体感受,“作为科技从业者,回顾过去几年,哪些快乐的瞬间让你在面对挑战时依然有前行的力量?”。
源源不断的细节故事在回答中展开。知乎答主“王寒”讲述自己在2024年真正从零开始参与了一款AI+的硬件产品开发,称这和软件上线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当样机拿到手里的那一刻,我仿佛真正懂了乔布斯对产品的热爱”;知乎答主、结构数字工程师“劫后余生”则回忆为《黑神话:悟空》做古迹扫描时,官方来电通知他专利通过,“这份来之不易的专利,是我父亲留给我为数不多的精神遗产,从那天开始我拿到了人生第一份发明专利”。
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丁教同样关注普通人,提问“面对 AI 引发的未来职业市场变化,如何选择值得持续学习的技能?”。知乎答主“小爝”称:“最先拥抱变化的人就能吃到红利”,这也是众多回答中最具代表性的态度。文化学者马家辉则在追问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是否正在消失,知乎答主们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有对开放精神式微的担忧,也有对互联网开放性仍具强大生命力的坚信。
一个好的问题总能够引起无数个好的回答,在这场“互联网破局者—2025互联网十问”之中,诸多媒体也参与到其中接力提问。《晚点LatePost》关注的是短剧和小游戏出海背后代表着怎样的行业趋势和市场变化;《硅星人》则提问到“如何找到基座大模型的未来方向?”;面对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36氪》则在追问人们的信息选择自由是被放大了还是被压缩了;《机核》则问到“冯骥提出游戏行业正在出现“技术红利”,具体指什么?”……这些问题从不同维度切入,共同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思考方向。
从互联网转型期的2012年到2018年,再到当下AI巨变的2025年,知乎三度发起的“互联网十问”活动,镌刻为了一段关乎互联网与商业变迁的编年史。在这场横跨十多年的追问之中,从企业家、学者、媒体人再到每一位互联网从业者,个体的智慧得以汇聚成洪流,这不仅是一场场思维的交锋,也是对未来的想象与探索。这些在知乎的问题与回答,共同编织着互联网的新叙事,并将一直续写下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