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快科报,懂你更懂科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联 - 正文

AI粤军,下一步如何突围?

来源:金羊网 时间:2025-02-13 07:43 阅读量:9160   
导读2025,AI开年。 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春晚热舞,人形机器人优必选WalkerS忙着进厂实习,DeepSeek搅动全球科技圈……心照不宣的集体突围,国产AI忽如一夜春风来。 纵横驰骋的队伍中,有哪些是“AI粤军”? 一边是以华为、腾讯和...

2025,AI开年。

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春晚热舞,人形机器人优必选Walker S忙着进厂实习,DeepSeek搅动全球科技圈……心照不宣的集体突围,国产AI忽如一夜春风来。

纵横驰骋的队伍中,有哪些是“AI粤军”?

一边是以华为、腾讯和云从科技为代表的“创新大脑”;一边是以文远知行、小鹏汇天、云洲智能为代表的“场景先锋”。“大象起舞+蚂蚁雄兵”,广东人工智能机构的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量的领先如何积厚成势,在较量日益白热化的赛道中脱颖而出,是广东AI产业必须回答的问题。

正如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的,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冲锋号角已经吹响,AI粤军当何为?

一为:“军计运筹帷幄内”

诸葛亮助刘备三分天下。AI要开疆拓土,首先需要成为各行各业的“顶级谋士”。

“AI大模型”,可谓人工智能界的孔明。Deep Seek R1大模型惊艳全球,也给广东同行带来了振奋和启示。广东经济发达、产业齐备,AI大模型与产业结合得更加紧密。

数据显示,今年1月广东已发布60多个大模型,数量居全国第二。

今年开年,腾讯就给3D生成大模型添了“一把火”。

1月,腾讯正式推出并开源混元3D生成大模型2.0版本,还同步上线了业界首个一站式、低门槛3D内容AI创作平台——混元AI 3D创作引擎。

传统3D模型创作成本很高。原来一个3D模型最便宜接近百元,贵则高达10万,有着海量研发需求的腾讯最明白这一痛点。“混元AI 3D创作引擎的价值在于,解决3D创作需求多,但普通人不会做,专业人士做得很慢的问题。”腾讯混元3D负责人郭春超表示。

“技术的方向一定是纵向深挖,横向拓展。2.0的上限远远没有达到。”郭春超期待着“质变”。

华为作为广东科技创新的重要名片,其盘古大模型5.0更是中国首个全栈自主的AI大模型。

盘古大模型聚焦于行业应用,金融、政务、矿山、气象等行业是盘古大模型落地的重点。用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的话说就是,“不作诗,只做事”。

以气象为例,预测全球未来10天的气象只需10秒;在对台风“杜苏芮”的预报中,盘古气象大模型更是一战成名,还登上了《Nature》。

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研究成果在《Nature》正刊发表。

AI2.0时代群雄环伺,巨头们野心勃勃,在多个行业纵横驰骋,一路拓展至多模态交互的奇妙世界。1.0阶段“无限风光”的“AI四小龙”们也在积极求变,寻找技术和商业化新的突破口。

“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自研“从容”大模型,针对行业大模型进行了定向优化,提高了金融、政务、医疗、文娱等行业领域的行业数据集占比,并重点训练了行业领域的下游任务。

大模型的东风之下,AI粤军正开启一个增长新纪元。

比如,积极布局AI算力服务的云天励飞,去年就业绩大增。云天励飞的Deep Edge10系列推理卡已经适配了包括云天天书、通义千问、百川智能以及Llama2/3等在内的近十个主流大模型,对实现业绩的规模化增长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底气十足。

当前,大模型仍然处于爆发阶段。随着大模型的技术持续突破,正在加快速赋能产业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为:“排兵布阵战犹酣”

当广东工厂里的人形机器人开始“卷”起负重能力,当飞行汽车从PPT驶入交付倒计时,你该意识到:这是AI粤军正在用科技重新定义生产力。

从车间到云端,从流水线到低空航道,海、陆、空全域布阵排兵!

一场由AI驱动的场景革命在南粤大地悄然铺开——

在空域,飞行汽车开启“三维交通”时代。

“我们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计划于2025年内启动全球发布及预售,并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开启交付。”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小鹏汽车、小鹏汇天董事长何小鹏说。

这个能在陆地行驶、空中飞行的“变形金刚”,正在让科幻电影中的“立体交通”照进现实。

无独有偶,就在2个月前,广汽集团正式发布全新飞行汽车品牌“高域/GOVY”, 以及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这也是广汽集团旗下的第二款飞行汽车。

放眼全球,大疆无人机凭借卓越的技术,占据全球80%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市场;亿航智能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成功斩获全球首张适航审定“三证”……广东企业早已在低空经济赛道建立技术壁垒。

在陆域,人形机器人上演“进厂打工记”。

先看广州,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艾伦”已在小鹏汽车工厂开展生产实训,未来将会聚焦工厂和线下门店等场景;里工实业推出的“大力士”机器人更是突破行业极限——双臂40公斤的载荷能力,让传统工业机器人相形见绌。

再看深圳,比亚迪联手优必选,引入Walker S参与实训,承担包括车门锁质检、安全带检测及车灯盖板质检等工作。今年1月,乐聚机器人交付北汽的百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成为车间物流主力。

多家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看起来似乎“不务正业”。实际上,在空中有飞行汽车,在地面有新能源汽车,基于“最后一公里”室内室外移动云服务,这块就靠“人形机器人”来承接。可见,汽车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了全新变革。

而这全新变革背后,是广东工业机器人年产量24万台、全国占比44%的硬实力支撑。

在海域,无人船艇正打造“水上特种部队”。

珠海云洲智能的无人船队,既能执行千米级深水探测,又能化身智能救生员精准定位落水者。这个由“80后”海归创立的团队,用自主导航系统和环境感知技术重新定义了水域作业方式。

当这些“钢铁水手”与广船国际的智能船舶制造技术形成联动,恰是广东构建从近海到远洋的智能化水域生态的缩影。

从车间到空天,从流水线到深蓝海,广东AI军团里的“场景先锋”,正在用场景创新打破虚实界限,共同掀起这场由机电技术与数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业跃迁。

三为:“黄沙百战穿金甲”

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犹如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沙场点兵,广东何以涌现“大象起舞+蚂蚁雄兵”的AI军团?

一靠“硬核基因”,那是工业骨架里流淌着“实体+智能”的血液。

广东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8,工业机器人产量全国占比超50%,还有庞大的产业体量倒逼AI技术加速落地。

正如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所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这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别处还在实验室里“调参”,广东的AI已在轰鸣的工厂里实战迭代。例如,欣旺达自研的AI智能调优系统,能实时优化生产线参数,效率提升肉眼可见。

二靠“身经百战”,让广东的AI技术始终贴着市场需求生长。

在广东,“能用才是王道”。

AI不是飘在云端的“黑科技”,而是扎进泥土的“实干家”:

在南沙,掏出手机就能“丝滑”打到无人驾驶出租车;在琶洲实验室的“脑机AI智慧病房”,肢体障碍患者“眨眨眼”就能“自主翻身”。

更狠的是,广东企业直接把AI玩成了“产业路由器”。

比如,致景科技的“Fashion Mind”,4秒生成设计图、2分钟匹配面料,让传统纺织业从“人海战术”秒变“智能军团”。这种从产业链痛点反向攻破的战术,让广东AI军团在商业化赛道上快人一步。

当然,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

当机电轰鸣遇见代码跃动,AI粤军正用实践告诉世界:未来,属于敢把技术扎进泥土的人。

那么你准备好了吗?

撰文:话题研究员 昌道励 许宁宁 郜小平 古嘉莹

策划:何勇荣 丁晓然

统筹:袁佩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